至少盧植暫時想不出來怎么破解。
這還是好的,聽說有些只有三成人。
這樣的隊伍,朝廷還以為你有十成人,打仗制定戰略目標,如何不敗
所以為將者要知道兵有多少。
可是朝廷卻不知道,就以為你明明有那么多兵,卻不敢動,這就是欺瞞皇上。
盧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最后他仔細權衡后,給出一個答案。
他拉攏另外兩個人,給他們平分,于是給出了34,33,33,0,0。
毫無疑問是錯的。
等到考試結束,聽到老師講解時,他才恍然大悟。
還可以這樣假設。
“我們要從后到前想,比如先想第5個強盜的想法。”
“他擁有最優勢的地位自己的性命絕對安全。”
“也有最劣勢的地位他的分配權在最后,很容易一個金餅拿不到。”
“所以他的優先選擇就是,不管是神馬方案我都反對,最后輪到四號時,他也反對,這樣四號就必死。”
這時有學生反對道“老師,最后只剩下2個人,那5號就是反對,四號也可以抽刀子互相砍殺,之前,是因為半數的人不同意,占據優勢,所以殺人規則可以執行,現在只剩下兩個人,他們就沒有互相較量的優勢了。”
“這位同學說的很好,所以這個題目加上一個設定,有一個機關,提前將所有人困在一個機關里,只要半數人的按下按鈕,機關就會觸發。”老師笑道。
同學點點頭。
“如此一來,4號強盜的想法就很簡單了,他必須保證前面3個人的分配方案,有人通過,他要保命優先。”
“無論是誰的方案,4號強盜都要贊成。”
總之,聽著聽著盧植只覺得頭疼了
他這才明白名家,邏輯,意味著什么。
這些東西才深刻地揭開了如何防止吸兵血,如何精巧地設計方法,防止士兵們吃不到飯。
太復雜,太精密了。
他并不知道,真正的設計要比這還麻煩。
然而這些都是無用的。
只有等到信息技術發達了,相對而言,才能減輕。
而且只明白這些邏輯也解決不了根本,但是能夠緩和。
這就夠了。
因為作戰從來不是要讓自己變得完美,而是只要比對方強一些就足夠了。
讓自己變得完美,那太難了。
接著思之學過關了。
本來盧植就是為了天下萬民才去做官的。
他也不求名求財。
他對大漢的執念沒有荀彧那樣深。
接著就是道之學。
然后他開始學習了兵之道。
讓士兵明白為什么而戰,讓為將者明白,只有士兵自己發自內心的清楚戰斗意義,這場戰斗才能摧枯拉朽地獲勝。
才能堅持住。
而不是一遇到事情就崩潰了。
士兵們會怕死,但當他們明白了后退之后,自己家人就會被屠殺被虐殺,他們哭著也會去死,崩潰了也會回來重新聚集。
這就是為何士兵往往能守城,而不能野戰。
守城的意義,大家一看就懂破城了,你家里的人就被屠殺劫掠了。
就這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