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是精兵,有戰功,有人說情,才能避免被斬首。
要知道即便是八旗中人,被老汗斬首者也是比比皆是。
就是靠這種嚴酷軍法,才能維持住局面和內部團結。
而現在黃太吉的威望,靠著之前西征蒙,還有改進良種,已經大大提升。
在許多人心中,其實要比老汗強得多。
因為老汗折騰來折騰去,雖然死前威望也很高,但戰略實力是在逐年下降的。
包衣種地不產出,不得不殺之。
每次打仗只能八旗自己人上,年年補充,年年下降。
而黃太吉卻是真正扭轉了這一局勢,讓八旗的實力開始穩步上升。
幾道命令一下,這實力就上漲。
聞人升看后,就知道雙方的差距還在拉大。
他現在名不正言不順。
只有一個兵備道的名義。
好處就是他開始擁有東南海洋的地利。
他與剛剛被他打敗的紅毛人又勾連上了。
這就是利益。
利益遠遠大于仇恨。
他和紅毛人進行走私。
紅毛人所需要的瓷器、生絲、茶葉,他借助兵備道的官位去找中間商籌辦。
當然他不用親自去。
篩選了幾個靠譜的掌柜,讓他們辦理。
然后和紅毛人,又商量了,要借走大員的北面澹水,用來練兵,屯墾,移流民。
澹水還在西紅毛手中,不過已經撤兵快撤干凈了。
聞人升讓荷紅毛們派出大船輔助。
雙方有了利益牽扯,這事就很好辦。
畢竟聞人升是真有官皮在身的。
后來的鄭家就是靠著一個游擊將軍的皮,出賣船引養兵,進而一步步崛起,輸了再來,最后打敗劉香和紅毛人,接著稱霸東海。
此時聞人升有著更方便的名義。
畢竟他是文官出身,更有與地方士紳勾連的名義。
他以澹水為藏兵和練兵之地。
這里遠離內陸,不用擔心朝廷會查到。
可以放開手腳。
第一批,他就遷移了兩萬人。
動用了大小船只三百人。
以當地知府賑濟流民的名義,將北面臺州大饑荒引來的流民,送到澹水。
然后從荷紅毛那里購買東南大米,運到澹水價值一兩七錢。
從東南洋購買大米只是九錢,最多不過一兩。
這足足有一半多的利潤,而且還可以沖抵生絲、瓷器、茶葉的款項,這對紅毛人來說是大利益。
因為以前他們很難找到大宗需要的貨物。
這也是大明官僚體系徹底腐爛的原因。
其實救濟災荒有太多辦法了。
完全是官僚體系徹底沒有了執行力,能做到的賑濟之法,也做不到了。
直到京城快要完蛋的時候,通州還有千萬石存米。
京城也不是因為沒有糧食才完蛋的。
聞人升運來兩萬流民。
一人一年要吃3石糧,這當然是比較高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說6萬石糧食夠兩萬流民吃一年的。
6萬石也就是不超過12萬兩銀子。
現在聞人升當然不需要直接拿出12萬兩銀子,荷紅毛也不想要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