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年沒有收成就要餓死人。大部分百姓就是循環在破產線上。
所以才有十戶百年后,延續不下來三戶。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土地去種植這些作物,那樣的話,糧食就不是問題了。”
半年后。
東百之地,得到消息。
這個消息就是倭寇要入侵了。
頓時從上到下,從國王到兩班大臣,還有沿海的百姓,一片慌亂。
有人還以為這只是造謠。
然而,僅僅十天后,果然倭寇真的入侵了。
一群群窮兇極惡的倭寇武士,領頭拿著打刀就砍上岸邊。
再次來到他們喜聞樂見的節目,欺負東百人。
打不過大明就來欺負東百。
當然他們得意是,有一段時間,也曾經橫行在大明東南。
一百來人,就能轉戰千里,嚇得衛所兵不敢接戰。
只是后來隨著重新整頓,他們的好日子不再了。
加上大明又開海,對外貿易,海寇就少了。
而現在他們又在一些人的慫恿下,去東百來搶東西。
東百反而是更加弱了。
反正萬事求大明就是了。
而這一次,他們萬萬想不到,這是最后一次求了。
以后就不用求了。
東百還是照例請求大明出兵。
大明很痛快。
一口氣就出了8萬兵。
8萬兵已經很多了。
其中步兵6萬,騎兵2萬。
然后再配上3萬民夫。
合計是11萬。
號稱20萬人,浩浩蕩蕩,進入了東百之地。
然而,當他們進入之后,他們沒想以前那樣,忙著剿匪,殺倭寇。
竟然原地派人推廣漢字。
甚至征召了一批小孩子,教授他們學習漢字漢語。
這是在做什么
一位東百使者百思不得其解,然后上前詢問。
結果領軍大將說“只有讓孩子們通曉文字,才能建立更好的通訊,以后你們再有事,我們就可以方便地過來,并且迅速有一批后勤人員幫忙。”
那使者似懂非懂,覺得有點用,又覺得沒啥用。
指望一群孩子能做啥
接著他更加看不懂了。
因為那領頭大將又安排一群文官,在駐扎地開始推廣新糧食作物。
拿出一種紅薯,告訴他們,讓他們種在山坡、家里,家后,甚至路邊
說這是一種新糧食。
不挑地方。
而且吃起來還可口。
這些農民于是試探地種下了。
畢竟那是官兵,不得不順從。
那些官兵人卻很好。
每天還幫助他們打柴挑水。
一群封建時代的士兵,能做到這種事,可想而知,他們的領頭上司,是花費了何等心思。
別說吃兵肉,喝兵血,肯定還自己添加不少錢糧進去。enxuei
也只有傾家蕩產造反的人才能比了。
那些官兵,干活之后,就告訴那些百姓他們本來也是大明百姓。
祖上本是一家人。
說他們是商朝的微子后代。
又說是什么三國時期的后人。
總之大家是一家人,所以幫助他們干活是正當的。
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