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宋朝防備兵變的辦法。
然而面對熟悉這內部情況的政變之人,就成了漏洞。
而這政變之人的力量,又來自外界。
這就導致了他們這一套反應遲鈍。
他們即便發生了異動,他們也不可以隨便亂動。
如果一旦亂動,面臨的就是斬首甚至株連九族的下場。
誰讓你們沒有命令就亂動的
那你是想干什么
說的好,是忠心。
說不好,就是膽大妄為。
今天你敢主動救駕,明天不知道你還敢干什么。
所以說在皇宮里辦事,做什么事情,分外要小心。
尤其是他們這些親自掌握武力的。
更是被嚴密束縛著。
想要做事必須要見到令牌,見到公文,見到這些樞密院下達的這些旨意之類的。
還有皇帝親自下達的旨意。
總而言之,不能輕而易舉的動作。
很快,政變終于開始了。
進程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容易。
日常訓練時,模擬的那些意外,大部分都沒有出現。
日常訓練越充分,場上考試就越自信。
這是一個規律。
來自聞人升后世考試大省的經驗。
皇宮內部根本就不知道會有政變這回事。
他們的組織和嚴密程度遠遠不是這時代的人可以想象的。
他們迅速趁著夜色,兵分多路。
順利翻越十多米高的宮墻。
然后進入了宮殿。
宮殿里面的人還一無覺察。
那些巡邏的士兵也被他們將關鍵節點都給收買了。
一個個也沒有額外做事,只是該去的地方有的沒有及時抵達。
眾人人迅速行動。
一隊人到了老皇帝的寢宮。
老皇帝在哪里睡覺,早就被探聽出來了。
隨即將老皇帝和妃子都給控制起來。
而且也將獨處的皇后也給控制起來了。
太皇太后更是控制起來了。
這個宋朝有個特別奇葩的現象,就是太皇太后,被人放心地掌權。
大家都知道太后和太皇太后,不會成為武后。
放心地讓她們垂簾聽政。
然而后果,就是沒有改革之心。
宋朝就是一個比較弱勢的朝廷。
所以文人們也愿意聽從太后的話。
至少宋朝太后還沒有武后那樣狠。
一切都控制住的時候。
宮廷還風平浪靜。
就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
一來政變者是三位皇子。
二來大家拿到了錢,不想多事。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
當文武百官開始上朝的時候。
發現早就失蹤的六皇子,赫然坐在皇位上。
百官立刻意識到不妙,想要退出宮門的時候。
結果發現門已經被關閉了。
“好了,各位愛情,太上皇、太后、太皇太后昨夜突發疾病,不能夠視事。”
“今天就由本王監國。”
六皇子還是有點數的,得先走走流程。
遷就一下天下人。
好么,這就監國了
下一步就再到皇帝了。
文人們看向旁邊的武將們。
武將們低著頭。
平時壓制我們像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