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絕望?
納加利爾聯合王國的老國王此時就深深的感覺到一種絕望。
普雷頓控制住納加利爾內外貿易的時候,他沒有這么絕望過,因為他知道普雷頓就只是一個商人,他不過是想要從納加利爾這邊賺一點錢而已。
他對納加利爾造成的影響不大,普通人不太可能和普雷頓接觸,更不可能感受到普雷頓商行的威懾力。
對當時的納加利爾來說,普雷頓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壞處是對外貿易和進口生意都被別人控制,但好處是一些不太方面官方出面購買的設備,可以通過普雷頓商行弄到手。
只要有足夠的利潤,那個被人們稱作為“普雷頓先生”的家伙愿意冒著任何危險把納加利爾統治者需要的東西,送到他們的面前。
普雷頓勢力完蛋之后,一些省督開始倒向聯邦人,老國王也沒有絕望,其實這種事情他早已預見,之前一些省督和那些外國商人勾結在一起,和普雷頓關系密切,其實和現在差不多。
在這片土地上永遠都不缺少統治者,甚至對于老國王來說,省督們最好都投靠聯邦然后滾蛋才是最好的,這樣王室的權力,他手中的權力就能夠快速的壯大,實實在在的把整個國家都置于自己的權力之下。
聯邦商人大量的涌入納加利爾時,他也沒有絕望,聯邦商人來這里賺錢,不管那他們是怎么賺錢的,他們都需要雇傭本地人,大批的本地人受到雇傭,聯邦人就要支付工資。
只要他們支付了工資,就意味著這一大筆錢會永遠的留在納加利爾國內,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用來促進社會的發展。
更別說他們簽訂的國書中有規定,在一定年限之后,所有的基建類設施和設備,一些基礎工業設施和設備,一些工廠,都會無條件的按照一定的折價轉賣給納加利爾政府。
這也是納加利爾之前愿意和聯邦談聯盟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太渴望能實現工業化基礎了,哪怕只是基礎都行。
他們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慢慢的復制,發展,哪怕他們需要很久才能趕上發達國家,至少他們正在正確的道路上。
面對大量外來的東西和本地人,本地文化之間的沖突,老國王始終沒有過度的干涉,這就是一個落后國家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遭遇到的東西。
你落后,就要挨打,想要迎頭趕上就不能怕疼。
無論是上一次一些省督“逼宮”讓大家愿意按照聯邦的想法把手里的錢換成聯邦索爾,還是后來爆發的一系列沖突,老國王都沒有絕望過,他甚至覺得這一切不過是在切割腐肉時無法避免的過程。
等腐肉被切除,新肉長出來,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但現在,他開始感覺到絕望,讓他感覺到絕望的原因正是聯邦那層出不窮的手段!
作為現在這個國家中應該最富有的人之一的老國王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加利爾在外匯市場的表現歷來不好,這其實對納加利爾國內的經濟情況沒有任何的影響。
哪怕加利爾再貶值一些,國內的情況都不會因此發生的改變,一個幾乎半封閉的,不和外界接觸的市場對貨幣匯率變化不像是一些開放國家的開放市場那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