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世民一看,眉頭舒展。
“太好了,太好了!”
他連著兩個太好了。
兩女不解。
先是楊妃問:“陛下,怎么呢?”
“是啊,怎么了?什么太好了?這信是誰寫的?”
長孫皇后也問。
“是乾兒寫的信,你們看看!”
李世民又給兩女看了信。
長孫皇后道:“乾兒看來長大了,懂得關心起長安洪災一事,這事讓他記掛了。真的讓人欣慰。”
楊妃卻道:“這也是一個皇子應該做的不是?愔兒,還有恪兒及惲兒三人還參與于洪災的救難之中。”
她明白李承乾的小心思,所以才會這么說的。
在她看來,這也是一件十分普通尋常的事,沒有必要表揚。
“妹妹說的沒有錯,但乾兒現在人在涼州,不能回來,如果回來,定也是一樣的。”
楊妃不說話,畢竟李承乾也算是長孫皇后的兒子。
她護著他,她也無話可說。
長孫皇后知道因為李愔的關系,楊妃對于李承乾十分不看好。
于是又說:“陛下說的太好了,是不是這一點?”
她纖纖玉手指著信件上的數十個字。
雖然只有數十個字,卻是表現出了現在邊疆對于大唐的好處。
因為上面寫著:“突厥咄陸可汗病情加重,其弟同娥蠢蠢欲動,已經做好當可汗的準備,并且為自己設立了一個名字,即是沙缽羅至利失可汗。”
這上面所說的,那就證明了一件事。
咄陸可汗要死了。
就算不死,突厥也要亂了。
因為咄陸可汗沒有那個精力去控制他的弟弟。
所謂病倒如山倒。
他的位置一直被人盯著。
現在終于是要實現了。
“這么說,咄陸可汗一旦死掉,對于大唐邊疆而言,將是一件大好事啊!因為,突厥內容必亂!”
楊妃這么說道。
長孫皇后認可了她的看法。
“妹妹說得沒有錯,便是如此,所以陛下才這么開心!”
“來人,給乾兒回信!”
李世民顯得興致很高。
他道。
而后,他揮毫。
寫下了一封信。
上面寫著的無非就是讓李承乾守好國門,必要時,在突厥大亂之時,將入侵者趕走,讓他們退回自己的國家之中。
最后,他的信交由信鴿送到了涼州。
李世民看著外頭,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激動。
兩女互相看了一眼。
最后由長孫皇后道:“陛下,妾身這次有一件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講!”
“太上皇已經被搶救回來,您是否找個時間去看望一下?”
之前提起過這一件事,被李世民給否了。
現在又再說一次,因為他的心情變得十分好,有可能直接答應。
果然。
李世民說:“也好,一會兒我們便去第一醫院看看太上皇吧!”
兩女相視一笑。
這么說,他肯去的話,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