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此玄種之助,不但助她距離極限境界更進了一步,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她成丹之品高得出奇,玄種泯滅的時刻推動力之久,幾乎瀕臨極限。
他束玉白玄種消散、結丹一瞬前“歷衰守時”這一環,已足足熬過九個半時辰,超過歷代天尊中的大多數。
但杜念莎竟還要較他長出一個時辰有余,幾乎逼近十一時辰大關,簡直驚世駭俗。
丹品之高,丹力之厚,可想而知。
這一份優勢,杜念莎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持。到了結嬰之時,又幸運的得到數種機緣。其五五成嬰之品,不但誤差甚少,而且法力雄厚,稟賦非常,異于常人。
可以斷言。這一代的九宗嫡傳之中,除了軒轅懷、歸無咎外,若是所有人功行同步降低一些,又或者不是杜念莎先天資質略欠了半步,那么她極有可能是這一輩中的第一人。
只可惜……
就是欠了這半步。
為何如此說?
因為若是所有人均未臻至圓滿之境,那么杜念莎大可以走“一力降十會”的路子,在法力規模上占據絕對優勢;若是杜念莎亦臻至圓滿境界,其根基之厚為眾人之冠,同樣可以營造出莫大優勢。
偏偏卡在這里,以“圓滿”為天塹懸隔上下,卻令她的優勢大為削弱。
簡而言之。
一座蓄水池,其放水的規模大小,不是取決于蓄水池本身容量之多少,而是取決于那閘口開多大。縱有萬里巨湖,但泄洪口只開一個一尺寬的小口子,那泄水效率也遠不如一個決堤三丈的百里之湖。
這一道關口,便是圓滿之限。
換句話說,杜念莎法力規模雖然隱為軒轅懷、歸無咎之后的九宗之冠。但是以每一式所能臻至的極限效率而論,卻又頗不如魏清綺、木愔璃、林雙雙、束玉白四人了。
那么她本元雄厚的收獲,便只是體現在持久力甚強而已。
可是若每一擊的極限威力形成差距,那么持久力甚強又有何用?三招兩式之間,便能分出勝負。
這個道理,他束玉白明白。
杜念莎自然也明白。
一道二氣化錘,一道圓形大盾,猛烈的撞擊在一處。
束玉白目不瞬視。
那圓盾之后,縱然有無限氣機涌來,似是有形焰火,又似是無數細密的彈珠。
其中分成兩層意蘊。
一是要將活躍無比的來襲神通定住;然后才是將其化去。
清楚可見。
縱然背后得到了極大支持,那圓形大盾立刻凹陷下去三四尺,顯然那防御之力較之攻伐之力,尚有明顯差距。
束玉白心中一個恍惚。
莫非杜念莎真的執著于“道念”之突破,走火入魔了?完全忽略的實戰勝負的研判?
此念甫生,束玉白眼前忽然一花。
然后見那圓形光罩,似乎內壁處多了一只無形大手撐住,迅速從凹陷狀態復原,變化成圓滿無缺的境界。
尤其是在那一瞬之間,束玉白雙眸中的“杜念莎”,出現了重影。
除了面前這白衣杜念莎之外,似乎又有一個身著黑衣的“杜念莎”,出現了一瞬,又重新與正身重合。
似乎正是這黑衣“杜念莎”施展了手段,補足了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