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答應了薛姨媽后也沒耽誤,抽空就給元春遞了信進去。如今元春有了正經冊封的位分,在宮里也能辦些事,幾番打聽之后,很快就找到了在慈寧宮伺候太妃的薛寶釵。
薛家曾經在內務府掛名,但在內務府里頭沒有人脈,薛寶釵進了宮,除了銀子沒其他東西好使。
小選進宮的都是上旗包衣女子,比如德妃,雖然是包衣奴才出身,但都是服侍皇室的包衣,家里也是有人做官的。薛寶釵沒被她們擠到灑掃宮女的位置上,不知用了多少力氣。
伺候太妃偶爾也有機會見到皇上、皇子,但機會太少了。伺候太后她擠不上去,太后出身蒙古,被孝莊文皇后庇護了半輩子,她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孝莊文皇后留下的心腹,要么出身與蒙古有關,要么會說蒙語。
這邊的路子難走,薛寶釵也不是沒想過換去伺候宮中受寵的嬪妃,但薛家無權無勢,想要去寵妃宮中哪有那么容易
終于聽聞元春派人打探,薛寶釵喜出望外“勞動姐姐,我想要和貴人見上一面,能否幫忙安排”
“你要見貴人”傳話的宮女眉頭皺了皺。
“是,我與貴人有親。”薛寶釵笑著,將耳朵上的墜子摘下來給她。“有勞姐姐。”
宮女看著墜子成色,露出滿意的笑容“等我給娘娘回話,你且等著吧。”
“多謝姐姐。”送走宮女,薛寶釵走到回住處的路上,臉上露出倦色。
在榮國府時,她憑借與王夫人的關系躋身小姐行列,籠絡那么多丫頭、婆子都不覺費力,但進了宮卻是宮女身份,想要籠絡人沒那么容易。
在賈家,王熙鳳是年輕一輩中最威風的,薛寶釵曾無數次幻想她嫁給賈寶玉之后成為寶二奶奶的模樣。但在宮里見過六妃威儀之后,再回頭看王熙鳳那點威風,忽然覺得什么也不是。
“宜妃娘娘到”
忽然有太監唱和,薛寶釵連忙回神,跟著路上眾宮女一起躲避行禮。
兩排太監前方開路,后頭宮女跟著,再后才是宜妃的轎攆。一眾人浩浩蕩蕩而來浩浩蕩蕩而去,路上行禮的眾人甚至都不配讓宜妃偏頭看一眼。
等到隊伍走遠了,眾人才仍舊各干各的。薛寶釵看著遠去的采仗,忍不住抬起一只手放在心口處,她用力按壓,卻壓抑不住內心的火熱。
帶進來的冷香丸要吃沒了,該想個辦法叫外頭送進來。不過元春從暢春園搬到宮里,往后要做什么事就方便了。
她在這里悄悄謀劃著什么,但她謀劃的東西對整個紫禁城來說太過渺小,沒有幾個人會在意。眼下更要緊的,是新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康熙和眾皇子每年中秋都是要開家宴的,但宮宴不一定每年都有。內務府忙著籌備中秋皇室家宴,林茈玉那邊卻也沒有稍加松懈。
嬤嬤更趁機教導“從前姑娘在家時隨著家中長輩過節,嫁入皇家便要隨著皇家過節,這是姑娘最后一個清閑的中秋節了。入了皇室,從過年、上元節,到中秋、重陽,還有萬壽節等等,姑娘都要記著。”
這些被提到的節日都是要入宮的大日子,林茈玉連忙記下,旁邊林黛玉也跟著認真聽。
別人忙著過節,她們還在忙著學習,直到八月十二林如海和賈敏進京。
消息乍然傳來,賈母正在和王熙鳳商量中秋節怎么過“敏兒和林姑爺回來了怎么不早說一聲,可下船了”
底下賴大也很慌,邊說話邊擦汗“是姑太太下船后命林家下人來傳話,現如今林姑爺和姑太太已經進宮去了,估摸著要傍晚才能出宮。”
“既是回京述職,先進宮去是應該的,怎么也不先跟我說一聲早猜著他們約莫會回來參加林大丫頭婚事,沒想到還回來的早了。快去叫兩個林丫頭出來,她們父母來了,快換衣裳迎接。”
賈母是見過大場面的,自來送嫁若是太遠,父母不在身邊也能理解,但按照林如海如今受重視程度,不該不讓回來。想必是因為和公事糾纏在一起不好提前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