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聽起來只是康熙朝平平無奇的一個年份,但在這個年份是真正將九龍奪嫡的遮羞布撕開,露出手足、父子相殘真相的年份。
因為沒有身處九龍奪嫡之中,又一直盡力避開黨爭,果真是習慣了這樣的日子,時間都算不清楚。
正在發愣,林茈玉耳邊傳來那拉氏小心翼翼的聲音“福晉,您怎么了”
“沒什么,這兩年因為守孝不理外事,不知不覺二十七個月的孝期竟快滿了。弘晫可還跟你說了什么”
“這孩子向來沒有算計,去年剛進宮時只顧著有人陪他玩,連小皇叔都敢請到府上來做客,可頭幾個月的新鮮勁過去,后頭明顯瞧著不如以往開心,最近幾次回來更是小小年紀卻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妾實在不放心,才來跟福晉說。”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話古今中外都適用。那拉氏細數弘晫自從進宮后發生的變化,越發覺得他從一個憨憨快樂的傻小子變成了半成熟的小大人。
雖然這是成長路上必經的一環,但還是會心疼。
林茈玉點點頭“爺還沒回來,你先把弘晫送過來吧。宮里的事情咱們到底不如貝勒爺清楚,尤其這種事,也就貝勒爺是這樣過來的,叫他們父子說說話。”
“多謝福晉。”
那拉氏回去后不到片刻,弘晫就被送過來。貝勒府的所有孩子都在正院住過,正院隔出來的小跨院就是專門給他們準備的,一個院子給小格格們,一個給小阿哥們,他們都是住慣了的。
只是就像那拉氏說的,弘晫不再是以前那個憨憨快樂的傻小子,進門沒有跑過來甜甜地叫嫡額娘,而是在門口正兒八經行禮問候。
貝勒府長子,再如何規矩都是整齊的,他利利索索行了禮,林茈玉才招手“你如今到了年紀,日日勤學,怎么回來還板著小臉莫非是不想瞧見我和你額娘”
皇孫們讀書其實是可以每日出宮的,但要在放學之后,也就是說,他們要每天早上三點起床,才能保證五點上課時不會遲到,直到晚上六、七點寫完功課出宮回家,再吃點心、洗漱休息等等,十點左右才能睡覺。
這個作息實在太不人道,尤其是對孩子,所以林茈玉和胤祐商量之后就決定讓他住在宮里由戴佳氏照料,這樣好歹早上能多睡半個時辰,晚上也能早點睡。
而這樣做的缺點就是弘晫很少能回家,只有逢年過節或是很早完成功課,才能擠時間回家來住一晚,第二天還得早早回去。
今兒不是什么節日,但他回來了,或許是因為他想要回來,才特意早早完成功課。
聽見林茈玉問話,他還扭捏了兩下“嫡額娘說笑,就是最近功課繁多,好不容易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課容易,兒子就早早寫完回來了。”
“你覺得先生布置的功課容易,是因為你變得厲害了,等日后你讀了更多書明白更多道理,懂得更多知識,就會覺得先生講的所有東西都很簡單。”
“真的嗎”弘晫沒憋住,抬起頭露出亮晶晶的眼神。
“自然是真的,你在尚書房讀書,每當你有了進步,先生不會告訴你嗎”
“沒有。皇瑪法說,皇子、皇孫讀書不能夸獎,要經常批評才能進步。尚書房的師傅還說,太子伯伯小時候也是這樣。”嘴角一撇,弘晫盡力把委屈收住。
林茈玉張嘴,想起對方是康熙,把噴人的話又收回去“那是因為他們是師傅,正所謂教不嚴,師之惰,但還有一句話老話,叫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前面這句我知道,后面是什么意思”觸及到知識盲區,弘晫眉頭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