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的話
“你說,在受到污染之前,獄星上會不會到處都是變異植物”莊仕松忍不住猜想。
到處都是變異植物,那將是怎樣一個神奇的世界啊
衛銘卻搖頭,“我查看過資料,星盟剛發現這顆星球的時候,星球很荒蕪,地表資源稀少,地下的礦產儲量也不多,并不具備開發價值。”
不然的話,也不會將這顆星球選定為獄星了,哪知道會出現后來的紅霧呢
“我是說,在幾百幾千、甚至更久遠的幾萬年前,這顆星球也是如此嗎”莊仕松說道。
“我們星際人類不就是從母星逃離,經歷不知多少年的發展,才有了如今的盛景嗎”
因為歷史課堂的科普和家學淵源,他們對過去的歷史都有深入了解,甚至,莊仕松的家中還有一本保存了幾千年的古籍,是他們的傳家之寶。
那本古籍中就有記載,比兩大人類國度時期還要更久遠的過去,所有星際人類皆來自于同一顆星球。
這也是為什么說,各國人族同宗同源、擁有相同的祖宗。
也是因為這樣的血緣羈絆,才讓各國人類每每在危機時刻,能夠團結起來應對外敵,才不至于在對抗外星怪物的戰爭中,被強大的怪物亡國滅種。
而人類之所以逃離母星,自然是因為在母星活不下去了。
自然災害、戰爭、病毒在史書的描述中,那是一段十分慘烈的歷史,最終得以乘坐飛船逃離的生命,不過千萬。
要知道,在史書的記載中,當時母星上的人口,最高峰已經破了百億。
雖然現在星際之中的總人口數量,已經需要用兆億來計量了,但莊仕松還是清楚,百億這個數量已經不能算少,更別說百億和千萬的對比了。
而且,星球上還有其他不可計數的動植物。
這些生命都被困在了那顆星球,最終的命運不容樂觀。
畢竟在他們的祖先逃離母星的時候,全球人口已經銳減一半,面對如此可怕的災難,很難想象后面還會有其他奇跡誕生。
在逃離母星之后,星際人類也經歷了一段十分艱苦的歲月,最終憑借著智慧和頑強的生命力,才成功在星際中找到了新的家園,并一步步發展至今。
雖然在重新站穩腳跟后,人類曾無數次想要找回舊家園,但茫茫宇宙如此廣大,他們在最初逃離的時候,掌握的技術又是那么落后,早已在逃難過程中遺失了母星的坐標。
總之,多年過去,都沒有人再找到那顆曾經孕育了星際人類以及無數動植物的星球
“你說,獄星會不會也有著差不多的歷史呢”莊仕松滿臉感慨地說道。
衛銘不以為然,“我又不是考古學家,我哪里知道而且,每顆星球都是獨一無二的,要真有差不多歷史,那你還不如說獄星就是我們曾經的母星呢”
“說不定呢。”莊仕松聳聳肩。
這當然是玩笑之語,他決定把話題拉回來。
“總之,獄星的土壤應該是培育變異植物的關鍵,現在變異大蒜已經蘇醒,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變異大蒜來改善土質。”
“經過改善的土地,應該就能種植了,到時看看變異植物會不會增多,就能證明我的猜想是否正確了。”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變異大蒜直接移栽入土地之中,但園長她們估計不會這么冒險,而且變異大蒜還有許多研究課題,還是種植在培養基中方便。
聽到他的思路,衛銘也覺得可行,不過他更關注另外的事情。
“所以那株變異大蒜,在進階之后,還會進入分化期嗎”
一旦能夠分化出其他蒜瓣,以后每個基地都能獲得一株的話,那不僅能夠提高研究效率,還能極大地保障各基地守軍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