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刺繡廠交貨之前,宋書玉跟謝錚又出了三次攤,總共賺了四百多塊,加上前面三次賣的兩百多塊,目前擺攤總共賺了七百多。家里還剩一部分布料和貨,要是全部賣出去應該能有上千元。
一千塊在這個時代應該算是一筆巨款了,買一臺12寸的黑白電視機還能有剩。
不過這筆錢,宋書玉暫時并不打算動,這是她積累的原始資金,有重要作用。至于電視機,等家里再寬裕一些再買,她對看電視沒太大的興趣,她媽和奶奶喜歡啊,早買她們就早享受。
她媽和奶奶可喜歡看電視了,上輩子桂花嬸子家從親戚那便宜買了一臺舊電視,吃過晚飯后,附近的鄰居都跑到桂花嬸子家看電視。她媽也天天推著奶奶過去,風雨無阻。
所以她現在得抓緊賺錢了,這樣才能讓他們家早點實現電視自由。
宋書玉打算趁著這次去縣里交貨的機會,看看能不能再找個機會弄一批布料。
謝錚知道她的計劃,擔心東西太多,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又要弄到很晚才回家,所以主動提議跟她一起進城。
苗秀英和劉桂芝也支持,一個女孩子太晚回家終歸是不安全,謝錚陪著她們也放心些。
三票對一票,宋書玉為了讓她們放心,只好答應。
次日清早吃過飯,宋書玉和謝錚就騎著兩輛自行車直奔縣里。
自行車當然還是從宋建國家借的。
路上,宋書玉跟謝錚閑聊“咱們這次去縣里看能不能搞到工業券吧,給你也弄一輛自行車,不然總是借宋叔家的也太好。”
以前還好,他們也就偶爾借一次。
但自從做了買賣,每次要帶那么多貨出去擺攤,一輛自行車肯定是不夠的,這借自行車的頻率大大增加了。可以說,宋建國自己用車子都沒他們這么勤快,這自行車簡直快成他們家的了。
“不著急,我想想辦法。咱們現在還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吧,旁的以后再考慮。”謝錚其實也有這個心思,但他不想宋書玉去求人。
宋書玉點頭“嗯,你說刺繡廠現在還有碎布嗎”
謝錚不想打擊她“應該有吧。”
“應該這個詞用得好,你也覺得我不該只逮著一只羊薅是吧”宋書玉笑呵呵地說。
其實她心里也清楚,刺繡廠不可能有太多的碎布了。因為這距離上次去刺繡廠才過了半個來月,刺繡廠規模又不是很大,哪有那么多的廢棄布料。
所以還是得另想找布料的法子。
宋書玉琢磨了一路,等到了刺繡廠,她腦子里已經想出了好幾種方案。
到了刺繡廠門口,宋書玉停好自行車,照舊不忘過去跟門衛大爺打招呼“叔,上午好。”
“哎呀,是小宋來啦,好久不見。”天氣暖和了不少,老大爺也不整天悶在屋子里,捧著保溫杯站在門口樂呵呵地說。
宋書玉上前將手里的袋子遞給老大爺“叔,上次謝謝您幫我借三輪車,一點小小的謝禮,我自己做的,您可別嫌棄。”
老大爺皺眉“你這孩子,咱上回不是說好了嗎不能再送東西了,你怎么又來了,拿回去,拿回去,你一個小姑娘掙錢不容易。”
老大爺看都沒看一眼袋子里的東西就直往宋書玉那邊推。
宋書玉硬是將袋子塞到老大爺手里“叔,您先打開看看是什么東西好不好這真是我做的,沒花錢。”
老大爺將信將疑地看了她一眼,打開袋子,原來是件衣服。
老大爺將衣服抖開,這是一件改良的褂子,深綠色的緞面,同色系布料做的盤扣,手藝扎實,不冷不人的時候,套在襯衣外面非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