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這就是先發制人的好處。
你可以不認齊國,可他就是立國了。再小的國也是國,國中的帝皇也是帝皇。
“徐侑,你還不放開我”大臣怒道。
因為他是宣旨的使臣,又與其他使臣不同。殺了他,其實就是開了一個不是很好的頭。那就是后來者很可能對皇權的威嚴不再那么敬畏,也很可能以后會隨意屠殺使臣。
這個頭,徐侑這樣的人也不是很敢開。
上個這樣搞的人還是涼國。
涼國之前是劉皇叔挽救大漢于腐朽,可也因為劉皇叔再次一統寰宇,致使漢朝深入民心。之后再改朝換代,天下人思漢的情緒太嚴重了。
為穩國祚,涼國皇帝一狠心,開了屠殺前朝皇室的頭。
那以前改朝換代,可不會做得這么絕,有的還封你個侯爺、王爺什么的當當。雖然也會管制你,不過為了做做面子,逢年過節還給你送點賞賜。
涼國開這個頭后,凡是覆滅的王朝幾乎都要被新生王朝的人殺一遍。主要人員全部殺完,還能遺留下后代血脈全靠運氣。
當日開頭的人一般都要遭受巨大罵名,比如涼國。雖然亡漢,立國之處也是兵強馬壯,不過整個王朝只有短命的五十一年國祚。
如今的虛無之地中,涼國陰庭也早就寂滅,只剩下了一座廢棄空城隱沒在濃霧之中。
徐侑冷哼一聲讓人松開這個齊使。
這齊使活動了一下發疼的手腳之后,率先整理了一下衣物。等衣帽整齊,他從懷中拿出圣旨就道“徐侑,接旨吧。”
這時,議事堂忽有人道“你主見梁國衰弱,不過行竊賊之舉而立國,其小人行徑,我等為之不恥。只是我主仁善,也念你大祭天地,終究有蒼生見證,故而齊國未滅之前暫且忍你。
可我主乃是梁國重臣,豈會接你這奸詐之徒的圣旨。再則,你雖是齊使,也是下屬之民,比之我主則位鄙,如何能直呼我主大名”
齊使深吸了一口氣,也知道見好就收。
當下朝徐侑一行李,道“徐公,齊使失禮。”說罷,他看徐侑不動,齊使面色也沒有變化,同時更不管眾人不善的眼神,他直接打開了圣旨就開始讀。
讀完后,立即道
“徐公,你救梁國皇帝于水火,可梁國皇室一直視你如仇寇。不如投靠齊皇,接下這圣旨,以后這蜀郡就名正言順是你的了。
再則,我主也說了,徐公可不必前往洛京拜見。不過派遣一二使者,同我回洛京與我主會見一面即可。”
徐侑哪里聽他的,直接奪過那圣旨扔到地上。自己泄憤踩了幾腳后,更是拿刀劍將那圣旨劈砍了個細碎。
使者面無表情。
來之前誰都知道,這圣旨就不可能有人接。
也不是,有的人還是愿意的,比如冀州、青州二州。因為經常受到幽州兵的劫掠,這二州到處都是劫匪寇賊。
不少大大小小的寇賊接到祝阿史那種大肆封官的旨意,他們可不介意扯個虎皮。認你做皇帝就認唄,反正就是口頭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