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二世而亡9(1 / 2)

    西漢的賈誼認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在于當時的民眾正處于危難之中。

    嬴政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朕要仔細聽一聽。

    在眾子女的攙扶之下,嬴政站穩身體拂了拂袖子,聚精會神地看著天幕的異象。

    至于這西漢

    是大秦之后的漢朝但何謂西漢呢

    劉邦是啊何謂西漢

    劉邦qaq

    胡亥不施行仁政,反而破壞宗廟、殘害百姓,重新開始興建阿房宮,使刑罰與殺戮更加繁多嚴酷,吏治更加苛刻,賞罰不當、賦斂無度。

    大家將指責的目光紛紛投向胡亥。

    胡亥奄奄一息,尚存一口氣可是父皇好像也沒有施行仁政,還興建阿房宮

    秦始皇嗯

    胡亥不敢說話jg

    秦始皇總感覺哪里怪怪的。

    百姓困窮,而君主卻不收容體恤。

    以至于奸偽之事并起,上下相互欺騙,蒙受罪罰的人很多,道路上皆是遭受刑戮之人,天下皆陷入了苦難。

    各時空的嬴政忽然陷入了沉思。

    不知為何,他聽見天幕這兩句看似平淡無奇、實則發人深省的敘述,忽然想起了孟子所言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又想起了墨子所言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嬴政不自覺掃了一眼諸子百家的彈幕區,果然他們又在那里宣揚探討著自己的學說。

    天幕之上,百家爭鳴。

    墨家、法家、儒家、道家,乃至陰陽家、縱橫家、兵家、名家、農家、醫家、雜家、小說家

    他們都在天幕上暢所欲言。

    也有一些來自各時空的君主,與他們討論起治國安邦之道、富國強兵之術。

    天幕的視頻,也未停止

    上自群卿、下至眾庶,人人自危,他們身處于窮苦之境,不安其位,故而容易發生動亂。

    陳勝只不過是一個以破甕為窗、以草繩為戶樞的貧家子弟,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之間。他從阡陌之中,突然崛起發難,率領著疲弊之卒,指揮著數百人的隊伍,砍下樹木為兵器,舉起竹竿為旗幟,在大澤鄉振臂一呼,而天下云集響應,這是因為天下之民處于危難之中

    秦始皇點點頭,若有所思

    誠然,陳勝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他何以令天下云集響應呢

    秦始皇看了看身邊的李斯,他的心中暗暗有了幾分猜測與想法,并且想要實行。

    他依然望著天幕,等待后世的述說。

    關于秦二世而亡,有學者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沒有改變政策,是秦朝之所以滅亡的大原因。這并非秦始皇個人的過失,也非偶然,而是法家之學必至的結果。

    李斯也有些疑惑法家之學必至的結果

    韓非凝眉深思是何意思

    商鞅與秦孝公面面相覷。

    管仲、李悝、申不害,紛紛抬起頭來。

    秦始皇反復咀嚼改變政策

    法家之學,忽視了國家與社會的區別。國家與社會并不是同一個事物,二者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內為一致。超出限度,便相沖突。法家忽視了這一點,誤以為國之利益與社會之利益始終一致,便將國權擴張得過大。

    各時空的法家代表人物與其國君,包括秦始皇與李斯等人,紛紛注目于天幕。

    他們不約而同地深思了起來。

    秦始皇的政治,是抱有一種偉大的理想。政策雖好,行之卻似過于急進。這也非他一人所能為,大概是法家所定的政策,而他據以實行。

    早期的秦王政看了看李斯。

    他并不認為現在的政策過于急進,相反地在當前這一時期,確實需要這般的法令。

    至于后期,或許真的需要再改一改

    嬴政不管了。

    先記下來再說

    等到時候再廣納人才,替他大秦商議出一個長盛不衰、綿延萬世的法令制度。

    他的身邊已經堆積了如山般的竹簡,有他自己記錄的,也有眾人代為記錄的。

    這些都是極其珍貴的資料。

    講完了秦二世而亡的過程,又分析了后世之人所認為的其亡國的原因。

    天幕上的視頻,似乎漸漸到了尾聲。

    本期視頻的主要資料來源,為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與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最新小說: 快穿之還愿系統,繼續出發 一心擺爛的戀綜女配[快穿] 偏執反派能聽到我心聲 是的,都是我的馬甲 真話系統,直播玄學 這么可愛的崽崽不可能是反派[穿書] 是科學不是異能! 悔教夫君覓封侯(雙重生) [沙海/龍族]中邪 我體弱多病不想嫁豪門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