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疑點
按照史記的記載,秦始皇身邊活躍的方士,約莫有百人。而其中有名有姓之人,便是盧生、侯生、石生、韓眾、徐市。這五個有名的方士皆不在坑殺之列,其為疑點之一。
這五人都曾經受到過秦始皇的禮遇,為秦始皇尋求仙人與奇藥。但在“坑儒”一事中,盧生、侯生、韓眾等皆逃亡,石生則是沒有了消息。徐市更甚,他本與韓眾等人一起受到秦始皇的譴責
天幕動畫之上,再現秦始皇先前的話語
“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
動畫之后,天音又繼續往下述說。
然而在“坑儒”的事件之后,徐市竟然沒有受到這起事件的影響。他非但沒有逃亡、沒有受到秦法的制裁與追究,反而逍遙法外,依然耗費著很多錢財,在瑯琊臺快樂地尋找仙藥。
直到“坑儒”一事發生的后兩年
秦始皇巡游之時來到瑯琊臺,與徐市又一次見面。這時候,徐市還在尋找神藥,耗費許多錢財卻幾年也沒有找到。他還成功欺騙了秦始皇,使得秦始皇親自前往海上,用連弩射殺大鮫魚以期獲得蓬萊神藥。
天幕之上,用文字放出了前后對比。
秦始皇十五年,秦始皇譴責盧生、韓眾、徐市等方士,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秦始皇十七年,秦始皇再次遇見徐市,沒有將其繩之以法,反而入海射殺大鮫魚。
矛盾之處,引人深思。
我們可以總結得出,在“坑儒”一事之中,被坑殺的盡是一些無名無姓的“犯禁者”,那些被秦始皇點名譴責的五位方士,反而全都沒有受到制裁。逃亡的逃亡,尋藥的尋藥。
從這一點來看,秦始皇究竟是否坑殺過方士也是值得懷疑的。至于將這起“坑殺犯禁者”的事件說成是“坑儒”,則更加不符合記事原文的說法,應當是一種別有用心的編造。
孔子聽到這里,松了口氣。
秦始皇“坑儒”一事,原來是編造的嗎但是為什么要編造難道是為了抹黑秦始皇嗎
總不能,是為了嚇唬我們儒家吧
孟子也松了口氣。
他先前聽見公子扶蘇對秦始皇說什么“諸生皆誦法孔子”“皆重法繩之”
還提心吊膽了半晌。
如今終于聽見天幕的結論,懸起的一顆心終于能放下來了。
與此同時。
顏回、冉求、宰予、仲由、言偃、閔損、端木賜、曾參、澹臺滅明
眾弟子,都如釋重負。
只是不知道
后世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編造”編造的目的是什么又是何人所編造的
眾人不敢完全放下心來。
他們擔心,后面說不準還有不好的消息。
因此,雖然大家比之前稍稍放寬了心,但卻還是頗為緊張兮兮地,看著天幕的展示。
而天幕,竟似乎看出來了他們的疑惑似的。
那響徹天地之間的天音說道
那么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之中,為什么會出現“坑儒”的記載呢
眾是啊為什么呢
孔子我有億點點著急,想知道
秦始皇其實,朕也很好奇。
司馬遷史記之前的文獻,似乎都沒有提及秦始皇“坑殺方士”一事。
例如,賈誼在新書過秦論之中,專門議論了秦始皇、秦政失敗的原因,并在文中對秦始皇“焚書”之事,進行了多次的嚴厲批評,然而對“坑殺方士”卻絲毫沒有提及。
再如,淮南王劉安主編的淮南子與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也都沒有提到過秦始皇坑殺方士的事件。這兩本書的作者,比司馬遷年長。兩本書的成書也比史記更早。
天幕之上,排列出本書作者所處的時代。
賈誼,活躍于漢文帝時期。
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劉安,活躍于漢武帝初年。
劉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
司馬遷,活躍于漢武帝時期。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
正當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弟子、諸子百家及其相關人士,都在聚精會神地,聽天幕對“坑儒”一事的分析之時
秦始皇漫不經意地一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