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玉可沒有這個信心,指望孩子有出息還不如指望自己。
回門這天,隋玉沒去客舍,她跟趙大嫂和趙二嫂在家等著,兩個嫂子在灶房做飯,隋玉坐在灶前幫忙燒火,妯娌三個隨意地聊著閑話。
“三嫂”趙小米跑進來,“大嫂二嫂,我回來了。”
黃連正跟著喊,他手里提著兩只亂撲棱的活雞,顯得他格外狼狽。
趙大嫂過去接走雞,說“你進屋坐,小米的三個哥哥去客舍了,估計快回來了。”
黃連正忙聲應好,人卻還站在院子里,他偷瞄一圈發現水缸里的水只剩一半了,趁三個嫂子不注意,他拿走扁擔提著兩個桶快步往外走。
“哎你干啥去哪有讓新上門的姑爺去挑水的你回來。”隋玉喊。
她一出聲,黃連正快跑幾步,像個偷水桶的賊,一溜煙就出門了。
“這是賊上門了”趙大嫂打趣小姑子。
趙小米難為情,她擺手說“別管他,他閑不住。
”
不止黃連正閑不住,趙小米也閑不住,她擼起袖子洗洗手,走進灶房幫忙做飯,倒是隋玉這個主人家閑下來了,挺著肚子在檐下吹風。
待趙家三兄弟回來,黃連正也挑水回來了,一進門就看見三個大舅子,說話都有些結巴。
隋玉覺得好笑,她像是看熱鬧一樣看了半天。
“新姑爺頭一次上門都是這個德行,我跟你大哥是在冬月成親,回門的時候,他把我家堆的干柴劈了半垛。從那以后我爹對他就特別滿意,一提起這個大女婿,我爹就夸他頂半頭牛。”趙大嫂說。
“可真是親兄弟,我家那個跟我回門也是又劈柴又挑水。”趙二嫂失笑,“看來男人也就是這些哄人的花招,靠賣力氣表現自己。不過你爹若是活著,老三面對老丈人就不能靠賣力氣了,劈柴挑水都不好使。”
后一句話是跟隋玉說的。
隋玉看趙西平一眼,笑笑沒說話。
飯后,一家人坐在檐下吹風乘涼,閑聊時,趙小米提起買賣糧草的生意,她打算明天就開始收割金花草,曬干了打捆堆放。
“三嫂,等糧草準備妥,我就去客舍拉生意。”趙小米先打招呼。
隋玉點頭,說“行,許你進客舍里面找客商商談。”
“一捆干草多少錢”趙大嫂問。
“五錢,一捆干草最少要有七十斤。”趙小米答。
趙大嫂遺憾,兩地隔的太遠,若是離得近,她也能把地里收的黃豆桿打捆賣錢。
越想越覺得不甘心,趙大嫂覺得不能再在老三家多待,見得越多,她越是心燥。所以隔天一早,趙大趙二兩對夫妻早早跟著商隊出城了。
接下來的日子,進城的小商隊少了,偶爾有幾個大商隊回關進城。一些走遠的大商隊,經常是兩三年往返一次,考慮到這部分商隊不知道敦煌新開了一家大客舍,老牛叔再次前往玉門關,為客舍招攬生意。
開春租駱駝的商隊也有回來的,宋嫻租出去的駱駝瘦了許多,但精神不差,一部分商人選擇退租,更多的是選擇買下。
“這八頭駱駝你給我留著,我明年過來還租這八頭。”一個客商跟宋嫻交代,他用商量的口吻說“你能不能給我留兩年,我們再多跑兩年,手頭寬裕了就買下這八頭駱駝。”
“你們是近兩年才走商的”宋嫻問,“我聽你們的口音還挺重。”
客商點頭,“這是我們第二次來敦煌。”
宋嫻思索一下,說“行,這八頭駱駝我給你留著。”
“先謝過宋當家了。”客商拍了拍駱駝,解釋說“路上遇到狼群了,它們救了我們的命,我給它們買幾捆干草和一袋黃豆,勞宋掌柜跟人交代一聲,天冷的時候給它們吃好點。”
宋嫻當然不會拒絕,又說“我有個侄媳婦是做糧草生意的”
客商聞聲知雅意,打聽到趙小米的名號,隔日就在她那里買了三十錢的糧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