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咳嗽兩聲,緩聲道“楊卿家快快起來,先鋒失利,并非你一人過錯,潘仁美拖延救援,讓你等得到及時援軍,人數相差甚大,怎么是你的錯處,好在你們反敗為勝,又捉住遼國蕭太后,不但沒有罪,朕還要好好犒賞你們楊家,一門虎將呀。”
皇帝說著說著眼眸深處閃過一抹復雜,一門虎將啊。
“皇上,臣有罪。”楊業不為所動,也還是跪地不起,楊家七子同樣如是。
朝臣互相對視,竊竊私語。
“臣沒有教導好小女,讓她擅自闖入戰場,調兵遣將,臣之小女被臣嬌慣壞了,子不教父之過,臣愿革去一切職務,只是小女不懂事,望圣上免她罪責。”
提起楊業的女兒,這是最近最大的傳言當事人。
那豐功偉績
這絕對不是什么貶低話,而是真真切切的夸贊,一樁樁一件件,誰能想到那才不過十五歲的女孩,其他大臣聽聞后,并且證實那絕對不是夸大其詞,文臣也就算了,武將回去后瞅瞅自個兒子,忍不住上去就是一腳,比人家兒子比不上,比女兒也比不過,可連兒子都比不過人家女兒,真正是人比人得死。
“原來愛卿說的是你那個武功高強,射箭如神,且計謀百出的女兒。”提起思央,皇帝都不禁嘀咕,楊家還真的是會生會養,七個成器的兒子就已經夠了得,老來得女還是個更變態的。
誰家女兒十五歲,憑著一己之力扭轉戰局。
楊業當然驕傲自己有這么個女兒,可是嘴上卻不露出半點,懇切道“圣上太過廖贊,小女桀驁不馴,老夫定會嚴加管教。”
“是愛卿你太過謙遜,朕怎么會怪她呢,咱們大宋可是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女將軍,不能罰,一定要更加犒賞,朕已經擬好圣旨了。”
皇帝一揮手,旁邊的大太監捧出一卷圣旨,展開后大聲宣讀。
“奉天承運,楊家有女,名延琪”
“賜封鎮國郡主并大將軍銜”
“欽此”
“圣上”楊家人愕然。
皇帝笑瞇瞇的點點頭“八妹救了朕,又立了那么大的功勞,當得這些。”
不管楊業怎么推辭,皇帝就跟鐵了心似得,一定要封賞思央,最后沒辦法楊業不但沒人、請罪辭官成功,還把賞賜的圣旨抱回去,那自又是一番嘩然。
宮中。
皇帝回到寢宮后,就臉色蒼白的倒下了,大太監趕緊把人扶住,叫太醫來。
在邊關時候,皇帝被潘仁美劫持,后摔落下馬,再加上他身體早年有暗疾,受驚后被引發而出,才變得虛弱至此。
“把叫襄王來。”皇帝醒后,虛弱道。
大太監“是。”
“父皇。”趙元休很快進宮。
皇帝費力的睜開眼睛望向他,他仔細的打量他這個兒子,片刻后才開口“你覺得楊家該不該留。”
趙元休一愣,他知道他父皇封了楊家大大的榮光,現在再談這個話題,他沉默了一瞬。
“父皇何必要趕盡殺絕,楊家護衛大宋國土,有功無過,難道就因為功高震主。”
“呵呵。”皇帝笑了,眼神冰冷“自古以來,這樣的忠臣良將都沒有個好下場,你難道不知道是為什么嗎”
他當然清楚。
“等你坐上朕這個位置,你就會明白,其中的難處。”
趙元休一怔,眼中頗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龍床上的父皇,不太明白他說這句話是什么含義。
然而皇帝并沒有想要給他解惑的意思,嘆了口氣“朕再給楊家一個機會,若是他們識趣,那自當都好。”
趙元休緩緩往外走,在即將要跨出門之際,又傳來皇帝的一聲嘆息。
“楊家的那個女兒,變數啊”
變數嗎
趙元休回想起第一眼見到思央時候的場景,跨馬奔來,拔箭彎弓,颯爽英姿,亮眼的怎么也無法從心中抹去。
當心中的倩影變為現實,趙元休有點承受不住。
剛出宮門的他就被然給挾持了,嗯,好吧,是捏著肩膀帶走。
“襄王殿下,您可以給個解釋嗎”思央抱胸看他。
揉了揉被捏的酸疼的肩膀,趙元休對上思央那眼睛,氣勢矮了一層“我,我這不是為了你造勢。”
倒是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