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憲兵和歐洲壓路機勉強都是褒義詞。
灰色牲口可是徹頭徹尾的貶義詞。
保護傘公司的雇傭兵就不用說了。
有一點很少人注意到,保護傘公司成立至今,在正面軍事沖突從來沒輸過,這是連南部非洲遠征軍都沒有做到的。
保護傘公司最耀眼的戰績,是在巴西內戰中正面擊敗了美巴連軍,雖然美國人一直不肯承認,但只要了解巴西內戰的過程,就知道保護傘公司的雇傭兵,在巴西內戰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兩次世界大戰,保護傘公司都曾深度參與。
讓人驚訝的是,保護傘從來沒有在正面戰斗中失敗過,這簡直是奇跡。
其實也不是啦。
關鍵保護傘公司有自知之明,有些個實力差距太過懸殊的戰斗,保護傘公司會主動回避。
“國內的情況也很艱難,我們不可能將太多資源用在阿比西尼亞帝國。”阿金費耶夫也無奈,俄羅斯要輸出的可不止是阿比西尼亞帝國。
甚至在俄羅斯的援助名單上,阿比西尼亞帝國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程度。
自一戰結束后,俄羅斯20年蟄伏一飛沖天,援助名單長的很,排名靠前的是一大票東歐國家,然后才輪到阿比西尼亞帝國。
對于俄羅斯來說,東歐國家才是基本盤。
阿比西尼亞帝國則是主動進攻,贏了固然好,失敗也無所謂。
這就決定了俄羅斯的底線。
大胡子就算再有雄心壯志,俄羅斯的現狀也不足支撐大胡子的野心。
關鍵還是立場。
在歐洲,英國是俄羅斯最頑固的對手。
非洲和美洲,又分別是南部非洲和美國的自留地,俄羅斯都是客場作戰。
俄羅斯唯一能插手的東亞,又因為先歐后亞政策丟了先手,讓南部非洲和美國搶占先機,現在再想奪回來,事倍功半。
所以俄羅斯能給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援助也有限安,這要是讓阿比西尼亞人知道了,恐怕海爾賽拉西一世會徹底倒向南部非洲。
“先生們,我們有麻煩了”一秘潘琴科著急忙慌闖入會議室,手里拿著一份亞的斯亞貝巴出版的自由報。
自由報隸屬于泰晤士新聞集團,是亞的斯亞貝巴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其發行量,占據亞的斯亞貝巴所有報刊雜志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這就是輿論喉舌的作用了。
沒有自媒體的年代,要引導輿論就是這么簡單。
自由報用一整個版面介紹了俄羅斯在世界大戰期間的表現,重點放在世界大戰爆發初期,俄羅斯和德國的聯系上。
世界大戰爆發初期,俄羅斯可是差一點就加入了軸心國。
如果不是俄羅斯在芬蘭戰役中表現的太拉胯,世界大戰的結果還不好說呢。
阿金費耶夫看完報道一言不發,臉色鐵青的嚇人。
這不可能是自由報的編輯心血來潮,更不是孤立的,阿金費耶夫的政治嗅覺還是很敏銳的,已經聞到了暴風雨的味道。
“這件事是否和阿比西尼亞帝國有關系”奧布雅科夫第一時間懷疑海爾賽拉西一世已經做出選擇,徹底倒向南部非洲。
“不管有沒有關系,后果都可能很嚴重。”阿金費耶夫心亂如麻,他并不是個合格的外交官,不知道應該怎么應對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