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等年節下我跟爺商量商量,多回去兩趟。”
“是。”事情都說完,張媽媽才退出去,接過被小丫頭抖落干凈的傘重新撐起來,鉆進雪里。
再過兩日就開始選秀,皇子、宗室們除了有想要求賜婚的,其他人只管等著聽消息就是。
前兩、日都是家里有爵位的貴女們,看完她們則是握著實權、數得上的官員們家的女兒、妹妹,再往后就是小官、或沒落到沒官的人家。
等待的時間有人著急,有人看好戲。
“明兒就是最后一天,你說皇阿瑪會先給誰賜格格我猜是哥。”作為最不同尋常的皇子,胤祐自認有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
林茈玉抱著熱茶,吹上面的熱氣“賜再多格格也不能彌補那些死去的孩子,只是活著的人的期望罷了。”
胤祐偏過頭,他已經發現他家福晉對后院的格格、孩子們有一種很罕見的仁慈。不是那種作為主母對下人的寬容,而是把她們當成和爺們兒一樣的存在,都當成“人”。
作為皇子,其實他不太能理解這種行為,但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很樂意自己有一個仁慈的福晉。
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個嫡子。視線從臉上挪到肚子上,胤祐嘖兩聲,轉回頭看著天上緩緩飄落的雪,悄悄安慰自己算了,又不用繼承皇位,嫡子不嫡子的吧。
事實證明,胤祐猜得不錯,選秀剛結束,康熙就給胤祉賜了四個格格,胤禛、胤祺、胤禟、胤俄都有,但胤祉是最多的。
這就相當于是明示了。
果然,臘八前一天,薛寶釵在無數人的關注中被抬進了東宮。
難怪鶯兒非死不可,她知道太多薛寶釵上趕著賈寶玉的事實,甚至說不準手上還能拿出證據。
那可是東宮太子,將來若真的繼承皇位,薛寶釵是能得到妃位,還是只能混個貴人,可不是“福女”兩個字能決定的,全看她能得到太子多少關注和喜愛,這等過往的糊涂事,自然不能留下痕跡。
太子納妾不必擺宴,但此事還是在當天傳遍前朝后宮,連在翰林院的林瑾都一清二楚。聽了滿耳朵議論,晚上好不容易從翰林院出來,林瑾拽拽斗篷“可算是鬧完了,她也算得償所愿。”
“子航在說誰”
身后傳來聲音,林瑾回頭,卻見是同年的庶吉士“亮工兄。”
年羹堯,字亮工。
林瑾,字子航。這航字是在“如海”基礎上起的,是延續,也是希望。在家時都習慣叫瑾哥兒,子航是進了翰林院之后使用次數才變多。
“沒說誰,忽然想起來而已。亮工兄這是要回去”
“是啊,咱們新進翰林院的這些人沒多少正經差事,臘八之后大多輪休。子航若沒有別的安排,叫上幾個同僚,咱們山上烤肉去。”
“不了,今年我母親在京。”
“險些忘了,子航莫怪,既然如此,得空我們也該去拜訪伯母。對了,年后你二姐要與十二阿哥成婚,還未向你賀喜呢。”
年羹堯今年十九,在新科中舉之人中也算年輕的,但比林瑾還是大幾歲。
林瑾笑笑“等成親時自有你們賀喜的。明兒我也輪休,亮工兄若是有空盡管上門來。”
“那就叨擾了。我一個人在京中,正發愁年下怎么過呢。”
兩人說著話并肩走出翰林院,到外頭各自上馬才分開。
林瑾出身不低,又是皇親國戚,人緣不錯,翰林院大部分人都會與他交好,便是性情合不來的也不會故意找麻煩。年羹堯則出身一般,但本身頗有文采又兼具鋒芒,是讀書人中少有的性情,為人豪邁,人緣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