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時殺了郭燕等人,你李昀也算給大家一個臺階了。誰知道李昀硬是頂住了壓力,還連著讓新聞報發表了好幾期關于這事的意見。最后郭燕幾人也只是免職,并沒有用他們的人頭來平息一些無能狂怒。
郭儀現在都記得郭燕、郭申回家后的大哭大笑,那之后,他就時常聽到郭燕說李昀真人主也。若梁朝皇帝是他,李叔白何至于此。
不過郭燕、郭申、賈奎等人終究是不能出仕了,只能在族學中教教孩童。可郭家可不會死心泯然眾人,郭儀就是郭燕之后下一代的佼佼者。
自然地,郭儀就被推舉出來進入四方書院大科班,幾年學習,他們郭家終于再次有人步入涼州仕途了。
不過這何嘗不是老太爺當初破釜沉舟的意義所在呢。
他們這樣的家族只要沒有被滅族,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有原本的底蘊在,起來的就是比那些鄉民要快,要迅速。
郭儀之后,陸陸續續有人上去領委任書跟官印。
其中,郭儀還看到了賈家的人。二人中間對視了一眼,都在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野心。
他們的家族之前壓錯了寶,這是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而現在家族將希望放在了他們身上,他們是一定要做出一番功績來的。
可以說整個大科班一直都卷的要死,卷完了讀書學習,現在該卷政績了。
任命事宜結束后,接下來就是各縣選的鄉代表上來匯報。
尤其是這幾年選出來的農博士,著重匯報對糧食種植以及器具的改良,改良后增產有多少。
這些農博士大多都是鄉民,講話還帶著各鄉風俗。
可誰都知道,這些年李復父子相當重視農耕。每年春種、夏種之時,不僅自己會隨機去鄉里看看種得怎么樣,農博士也會開會傳授種植經驗。
這些農博士更是在四方書院掛名,每月都有銀錢拿,還讓他們教那些學子們耕地種田。好多年輕學子甚至大科班的人看到他們,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聲老師,別提多風光了。
幾個優秀農博士代表被嘉獎之后,一位老婦就被人小心扶著走了上來。
老婦名叫吳姐,年歲有些大了,不過還沒到路也不走穩的地步,這會兒需要人攙扶是因為她太過緊張了。今日之前,或者說是三年之前,她都不知道她還有被人稱為老師這一天。
吳姐小時是益州人氏,家中排行老大。家里人都是佃戶苦命人,自然也不會給她取什么好名。
等到了十三歲,家里人收了對方三只雞跟一筐雞蛋就把她嫁了出去。
吳姐從來都習慣了低頭做人,一輩子也沒抬起頭說過話。在家就聽爹娘的,被人推搡著出家門嫁人也安靜麻木地走。后來夫家日子實在過不下去,她又低著頭跟他們跑,后來就跑到了涼州,在這里背井離鄉安家落戶了下來。
剛開始日子也不好過,后來突然說新來的州牧要給他們分田,人頭稅又說不要了。
當時吳姐還低著頭嘴里輕輕地嘀咕,哪里來這么好的老大人哦。
但這聲音只有她自己聽到了。
然后就是三年前,日子好過起來的吳姐在家里織布,打算交完了物稅之后,剩下的給家里的孫子孫女做做衣物。還有的多,就把花色好的留下來,等年關了拿去賣,也能掙幾個小錢。
可那天吳姐沒想到三老忽然就帶了幾個人來他家里,說要找她。
吳姐嚇得腿都哆嗦了,她一輩子沒做過壞事,而她的丈夫跟兒女們也忐忑不安又責備地看著她。
幸好三老拿出一塊布料笑道“吳姐,這是你織的是不是這布今天被州牧的小公子看到了,說是太精美了,問你能不能教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