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向的說苑反質之中,類似于秦始皇“坑殺方士”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故事流傳于民間,而見于典籍。劉向整理了這些故事,將它們編入說苑戰國策新序。
諸子百家聽了,都沉默。
敢情我們期待了這么久的“焚書坑儒”,不斷地往前追溯,居然是來源于民間故事嗎
孔子“”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期待
什么期待啊你們在期待什么
雖然我們的思想主張不一致、甚至還可能有許多對立之處,但也不至于吧
何至于此啊
諸子百家啊哈
沒有啦孔子你不要多心
與此同時,諸子百家紛紛好奇,這些民間故事又是從哪里開始流傳起來的
會不會真的是儒家的人。
他們自己編造、散布出來的
這些故事,從戰國以來便廣泛地流傳,其源流十分古老。它們大多是游說之士的學習材料,又抑或,是練習游說的一種腳本。而故事的編撰者,通常便是這些游說之士他們自己。
嬴政在各個時空,看得胃疼。
朕不在江湖。
江湖上,卻充滿了朕的傳說。
他們看起來,是真的很喜歡編排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而且十分隨意。
不講邏輯。
光是剛才的說苑反質那一段,侯生在臨刑前一頓操作猛如虎,就那樣噼里啪啦地
跟朕說了一通鬼話。
什么“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趨末”,“宮室臺閣,連屬增累”,“珠玉重寶,積襲成山”
“鐘鼓之樂,流漫無窮”
“酒食珍味,盤錯于前”
如此這般莫名其妙地數落了朕一頓,然后說朕“麗靡爛熳,不可勝極”。
接著就說,朕要亡國。
更加離譜的來了
在這一段侯生的“真言”大道理后面,秦始皇聽完之后當即沉默良久,居然還對侯生說
“汝何不早言”
你怎么不早說你怎么不早說
嬴政“”
緩緩打出一個問號jg
朕之所以打問號,不是說朕有問題,而是代表你有問題,而且這問題還很大。
不止如此,在那之后。
侯生又噼里啪啦地說了一通,好像自己能將世事看得十分透徹一樣。
說完之后,侯生表示
我今天肯定是要死的啦所以我才把這些給你說出來雖然不能讓你們大秦不滅亡
但是我希望你自己能知道的呀
嬴政“”行吧,朕知道了。
退下吧,來世做個好人。
在故事里的秦始皇,十分神奇地將侯生的話聽進去了,還問“吾可以改變嗎”
侯生則表示不行你改變不了
你坐著等死吧
不是。
你坐著等秦朝滅亡吧
你想改變,你比得上堯和禹嗎
你沒希望的
在這樣稀里糊涂說了一通之后,故事里的秦始皇喟然長嘆,然后如同幡然醒悟一般
將侯生給放了。
不殺他。
嬴政“”
尤其是說苑反質里面,這一段故事的末尾之處,居然還湊不要臉地還補了一段
“后三年始皇崩;二世即位,三年而秦亡。”
如此,聯系前文。搞得侯生就像是一位窺破天機、不可多得的人才、高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