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高朔挑釁的話,成功把太后氣得兩眼一翻,暈死過去。
這恰到好處的暈倒同時中斷了要不要調查太子生前事的決策,而問罪魏王的事自然也就落到了沒有暈倒的高儉頭上。
待太后被宮婢們扶入珠簾后,群臣重新列隊,等高儉做出對魏王的判決。
“魏王高朔未經允許私下調兵入宮乃是事實,不容爭辯,但念其一心為國,且并未做出真正傷害國本之事,現令其暫停一切職務,扣三年薪俸,另罰銀錢三萬兩充入軍餉,已安撫為你所調動牽連的淮南兩道軍士將領,本人回京禁足一年,以觀后效。”
高儉很快決定好了高朔的處罰方式,比起太后和安國公一心要魏王性命,新帝的懲罰可以用很輕來形容,畢竟如果新帝今日和太后站在一條線上,即便有吳天恩拼死帶回的證據,魏王一行也很難反敗為勝。
這已經是鎮國公能想到的最好的結果了,當即帶領群臣叩謝新帝隆恩。
高儉歡歡喜喜的請眾卿平身,見吳將軍傷得很重,包裹頭部的紗布上已經有血跡沁出,高儉不禁問道
“吳將軍回京這一路怕是很艱辛吧”
吳天恩以為沒自己什么事了,正捧著胳膊虛弱的站在邊上等散會,誰知新帝突然問他,他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點了兩下頭又趕緊搖了搖
“不艱辛,都是臣應該做的。”
其實魏王這件事其實他根本可以不必參與,畢竟先帝的密旨只是讓他伺機而動,并未指明什么時候怎么做。
只是因為他早年欠了鎮國公一份極大的人情,必須還了才是,鎮國公對他也別無所求,就只是要他拿著先帝密旨回京說明實情,對他來說并非難事,只是沒想到一路上驚險連連,刺客一波接一波,讓他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你這樣子可不像不艱辛,怎么,路上有很多刺客嗎”高儉問。
吳天恩見新帝頗有興趣,便不再客套隱瞞,老實交代
“回陛下,確實遇到不少刺客,下官好幾次都險些喪命,幸而在半路遇到了一位武藝高強的江湖人士,在她的保護之下,下官才能平安回京。”
高儉眼前一亮
“哦,那武功高強的江湖人士,武功能有多高,你說具體一點。”
吳天恩有些不滿皇帝陛下對他救命恩人的態度,但人家是皇帝,自己能怎么辦,只能斟酌著字句回道
“就是很高。”
江湖人都不想招惹上朝廷,他不能把江盟主的身份直接說出來,免得給她惹麻煩,其他特征也不能多說,江盟主在江湖中極具威望,認識她的人不在少數,說太多很容易被人猜出來,屆時他可就愧對救命恩人了。
現在只希望新帝的好奇心別太重,若他堅持追問江盟主的身份,吳天恩就要犯欺君之罪了。
所幸新帝沒再繼續追問,吳天恩暗自松了口氣。
一場熱鬧的審理終于結束,從傍晚審到了天黑,最終結果還不錯,當然是針對有些人來說,比如太后和安國公之流就對這個結果太太太不滿意了。
可惜,魏王手里的底牌有點多,并且每一張的殺傷力都很強,再加上新帝從旁助攻,太后和安國公便有些招架不住,只能暫時退讓一步,以謀后策。
待群臣離去后,勤政殿內只剩下高朔與高儉兩人,高儉問
“四哥有話與我說”
一聲四哥讓高朔百感交集,微微垂首問他“陛下今日為何要幫我”